永利娱高(ylg)060net-App Store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小分子抑制新冠病毒酶蛋白分子活性的研究

永利娱高(ylg)060net-App Store

报告内容:在新冠流行的背景下,能够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的小分子化合物,是国际药物发展的优先领域。辉瑞制药的小分子抑制剂PAXLOVID是目前受到WHO认可治疗药物,但仅适合于轻症和中症病人,难以治疗重症新冠。课题组研究了一种化合物GA,在生化、细胞水平,发现它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晶体结构实验证明,这个GA能够结合在病毒Mpro酶蛋白活性中心,进而抑制了病毒复制。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药物化学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机制和动物模型治疗效果。

嘉宾简介:2017-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与化学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7-2017,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实验室” 副主任,研究员;2000-2007,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纽约亨特学院,博士后;2000-2003,中科院固体物理所,博士;1992-20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助教/讲师

基础研究:作为主持人负责科技部973项目一项,国家重大仪器项目一项,国家杰青项目一项,北京科委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创新培育项目一项。已发表SCI文章100余篇,包括化学和生物领域内的一流期刊,如:Science Advances,JACS,ACS Nano,Biomaterials。获美国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一项省级自然科学一等奖。

研究成果:

1、纳米技术用于肺癌精准诊断。早期肺癌精准诊断技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国际上率先构建合成了一系列癌症分析探针并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在体液单细胞水平,病理组织水平,活体影像学水平,实现了原发肺癌侵袭风险的精准定量分析。基于上述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申请人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武警总院合作,展开了专利探针肺癌精准诊断的临床前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申请人与合作商业公司NANOCS在将探针专利技术进行了产业化。

2、纳米制剂用于肿瘤协同治疗:鉴于我国居民的肿瘤高发率,肿瘤的治疗需要多种药物协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生物纳米制剂是否在肿瘤的协同治疗上发挥作用,国际上还缺乏系统的科学认识和应用实践。在国际上率先合成了纳米硒并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授权,通过探索性的基础研究,阐明了纳米硒是一种安全性高,生物活性高的新一代硒制剂。当纳米硒与临床抗癌药物伊利替康联合治疗肿瘤时,纳米硒能显著降低伊利替康的生物毒副作用,纳米硒同时能显著提高伊利替康的抗癌疗效。

分享

顶部